【夏 至】
夏至,是二十四節氣的第10個節氣。這天,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,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。對于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說,夏至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。夏至后,氣溫高、濕度大、還時不時來場雷雨,偶爾還會出現“太陽雨”。劉禹錫詩里的“東邊日出西邊雨,道是無晴卻有晴”的名句,說的就是夏至節后一樣無常的天氣。
夏至習俗在各地呈多樣化。在山東,夏至這天山東各地普遍要吃涼面條,俗稱過水面,有“冬至餃子夏至面”的諺語。夏至時,膠東東部都吃面條,長島民謠:“立秋(餃子)入伏面?!睙熍_招遠吃水餃,濱州無棣習慣吃面條、豆湯和面棋子,濟寧鄒城喜歡喝冰水,有的人還到嶧山山洞里避暑,平陰一帶祭祀祖先。
在中國西北地區如陜西,夏至食粽,并取菊為灰用來防止小麥受蟲害。而在南方,農家搟面為薄餅,烤熟,夾以青菜、豆莢、豆腐及臘肉,祭祖后食用或贈送親友。在一些地區,夏至多有未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娘家吃飯的習俗。舅家必備莧菜和葫蘆做菜,俗話說吃了莧菜,不會發痧,吃了葫蘆,腿里就有力氣,也有的到外婆家吃腌臘肉,據說吃了就不會疰夏(又稱苦夏)。
【節氣話廉】
夏至時節,酷熱的溫度常讓我們有煩躁焦慮之感,再加上偶發性的“雷陣雨”,會給既定的行程造成些許影響,所以,未雨綢繆有良策,堅定目標不放棄,才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方法。將這樣的良好作風發揚在我們日常干事創業中,也將形成積極的助推作用。
不要差不多,盯住最完美。只要確定的目標,就應該使命必達,這是我們踐行初心的最好答案,如果從一開始就以“差不多”的心態去推進事情,最終的結果只會“差很多”,唯有精品意識、細節意識,才是實現目標的有力法寶,否則再偉大的目標也只能是停在紙面上,掛在白墻上,就是落不到地面上。
要長計劃、短安排、立即做。長計劃就是著眼明天、著眼未來、著眼長遠;短安排就是將事情具體化、階段化,從細從實,科學分解;立即做,就是馬上就辦,將工作落到實處,否則都只是一句空話。結合具體工作實際,這種工作方法適用于我們每一名員工,唯有如此,才能真正實現有序、有效,保障“重難亮”有質量的完成。
事情要一樁一樁地做?!靶募背圆涣藷岫垢薄耙豢诔圆怀纱笈肿印?,工作不是一朝一夕、一蹴而就的,如果急于求成、心浮氣躁,往往收獲不了“良果”。立足國企實際,這就要求黨員領導干部要始終堅定理想信念,發揚“功成不必在我、功成必定有我”的精神,樹立正確的權力觀、政績觀、事業觀,提倡求真務實,規范用權、廉潔從業,自覺增強拒腐防變、抵御風險能力,切記急功近利、好大喜功,以一身正氣的優良作風助力集團實現高質量發展。